两会声音丨看看艺术领域有哪些关键词
春阳抚照,万物滋荣。
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3月4日至11日,数千名代表委员汇聚北京,中国如期进入“两会时间”,肩负人民重托,共商发展大计。美术界代表、委员积极提交议案、提案,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言献策。本报特别整理了他们有关文化美术方面的议案提案,归纳辑录“两会声音”, 看看艺术领域有哪些关键词。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现场 图片:人民网 ▷▷▷关键词:美育 许江:美,养育心性,提升心灵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油画学会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浙江省文联主席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美育不仅仅是高校的美育,也不仅仅是职业化、专业化的美育,而且是作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美育,是中国之国风精神教育的美育。这是中国美院已故的印学大师诸乐三先生的一方印章叫“美不老”,包含多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美是不会老的、是不会过时的。诗经不过时,辞章不过时,青瓷不过时,山水不过时。另一层意思是美能养育人心,让人的心灵常青常新。在今天中国迅速崛起,奔向物质与精神双富裕的新时代,美育的意义有如下三个方面:(一)美育是每个知识人拥有全面感受力和文化心灵的重要素质;(二)美育是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文化教育与传播的重要部分;(三)美育是人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 艺术的使命即是练手与养心。劳作上手,读书养心。这个手与心相连,让我们的感知相通,形成某种特殊的感受力。这种感受力的转换和凝聚,几乎是古往今来所有艺术的核心追求。大师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举手之间已将诸多内涵凝在手的运行中,让我们通过它的痕迹,感动心神。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疾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数字图像系统将视觉现象简化成一个纯粹视觉化的空间,那曾经的眼、手、心的塑造与持续的纠结变成为图像的拼贴与转挪。这种图像技术和所谓3D打印技术,将曾经决定视觉形式的心手合一的运动,表象化地变为纯然图像的变化,视觉艺术似乎不再需要传统技艺中那个缓慢的却是亲在的生命内涵。在这里,一种编码代替了肉身之感,手被减缩为手指,一个按在键盘上的手指,一个仿佛世界开关一般的手指。这是应当引起我们警觉的。在这样的时代,真正的美育,真正的技艺之手,将维系着我们的肉身,维系着我们的真实生命,维系着我们刻骨铭心的感受力,维系着我们的育人之道。 真正的创造者,必须是具有文化的生命意识的人,具有公共价值观念的人,具有技艺之手和哲匠之思的人。在这样的心手开发的艺匠体系中,我们强调“劳作上手,读书养心。”用不断的劳作训练灵巧的技艺,养成技艺的品味与思考,并让这种品味与思考融在技艺中,举手留香,挥臂精彩。与此同时,用大量的阅读来丰满知识,润泽技艺,养育我们的心性,提升我们的心灵。 吴为山:加强全民美育、推动学校美育与体育协调化共同发展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民盟中央常委 文化委员会主任 中国美术馆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提案一:关于以美培根铸魂 加强全民美育的提案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任务、新要求。美育作为旨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各种能力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教育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提高全民审美素质,还需加强社会教育。美育本质上是全民性的。要让美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内在涵养,以德铸美,以美铸品,就必须加强全民美育。因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确立根本工作目标。新时代美育工作要始终与党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坚持立德树人,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民美育的各方面、各环节,使美育上升到全面育人高度来认识和实施。同时,以培养具有民族复兴担当的时代新人为目标,赋予当下美育工作的时代内涵和精神价值,激发美育工作者的创造力,让未来涌现出更多德才兼备、审美素养深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二是完善全民艺术素质教育。学校层面,在推进精品艺术教材出版、丰富艺术课程门类的基础上,加强师资建设。如目前书法虽已成为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但教学师资严重欠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建立校园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以及不同门类的艺术工作坊等专门的美育场所。社会层面,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音乐厅、戏院剧场等公共文化机构都是社会美育的重要平台。它们要和学校携手,也成为美育的课堂,构成全民美育系统。还要重视对群众审美能力和价值观的引导,加强社区这一社会美育重要阵地。如借助社区公益广告进行美育宣传。有关方面应充分利用社区平台,发挥其覆盖面广、受众多、传播性强的优势,让经典文艺作品走进社区,在“家门口”服务群众、引导群众。 三是资源融合发展,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方式和新渠道来创造美、传播美。如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特别是用年轻一代喜欢且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经典艺术。再如为各门类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到学校传授艺术提供条件,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美育门类。在人民审美诉求日益成为产品高附加值的今天,通过高水平接地气的设计,改善城市、社区、村镇、学校的公共环境,为社会注入美,增情趣。 四是加强理论研究,推进与美育相关的制度建设。如提高各级行政领导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眼光,大力培养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人才,树立家庭美育意识等等,都需要通过深入理论研究,为全民美育做好制度建设储备。做好全民美育是一项润物无声的系统工程,要打通学校美育与全民美育之间的“围墙”,统筹构建一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大美育工作体系。深入研究历史文化之美、红色文化之美、社会主义建设之美、改革创新之美、民族伟大复兴逐梦之美。要放眼世界,研究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多元之美,深刻领悟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 提案二:关于推动学校美育与体育协调化共同发展的提案 我们在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同时,推动美育与体育的协调化共同发展也是重要一环。近年来,全国各个学校积极落实美育和体育的建设,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不足。譬如,区域发展不平衡、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评价机制不完善,缺少教学场地及基本器材,美术课、体育课被挤占,学生的审美素养不高、体质不佳等。这些与长期以来不少学校忽视美育和体育的协调化共同发展,对二者所蕴含重要价值的认识不足相关。 基于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与体育协调化共同发展。 一、统筹社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的优化,教学场地及器材的完备是学校进行美育、体育建设的基础。然而在一些学校仍然面临着师资短缺,教学场地及器材不足的棘手问题,这直接导致地区、城乡、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改善办学条件也是工作重点,为此,我们可以统筹社会资源,聘请校外专业人员,如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进入校园,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和启蒙教育。还可利用高校专业资源,积极举办中小学美育、体育专业教师培训工作。推进博物馆、美术馆与中小学的联动机制,使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学校的“美育课堂”,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设立校园美育馆。大力支持大学生艺术、体育专业教师支教计划,弥补偏远地区学校美育、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状况。合理返聘退休美术、体育教师。 二、提升学校优势,优化课程开发。取消中小学生的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在学校开齐开足美育、体育课程。大力鼓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艺术、体育活动编入课程,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锅庄舞、瑶族的竹竿舞,陕北的剪纸、苏州的版画、天津的泥人等。制定不同年级的培养计划,丰富课程内容,拓宽课程领域,有机增加课时,通过“教会、勤练、常赛(展)”,使学生从小增强体质、陶冶情操。 三、在美育融入体育精神,在体育中贯穿美育思想。美育与体育的协调化共同发展至关重要。在中小学美育课程设置上充分融入体育类艺术作品的内容,如观赏表现体育精神的美术作品,聆听表现运动节奏的音乐作品,在舞蹈编排中结合体育类的动作,观赏体育类的经典赛事、电影等,使学生对于身体美、运动美有更为艺术化的理解和领悟。在体育教学指导中,向学生传授与运动美相关的知识,增进他们对于身体美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引领他们在运动中发现审美、享受乐趣。 冯远:美育是关乎新时代国民综合素质养成的系统工程 全国政协委员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在给中央美院八位老教授回信中提出“做好美育工作”的指示。2020年10月,两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各地纷纷响应,在贯彻落实指示和文件精神上推出了很多有力举措,取得积极成果。但由于各地区社会基础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限制,在落实、执行指标方面还存在差距。 美育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从而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于以美养德、以德塑魂,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于从根本上改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现代化强国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 美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重点在学校。学校要与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积极创造条件,以宽松的教学、辅导和适度量化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学好课堂知识之外,更多地走进文学殿堂、剧场影院、音乐厅、博物馆、文化馆......在不增加“刚性”负担、增强兴趣基础上,对审美活动、对文学艺术,以及包括生活的衣食住行,一切美的艺术设计活动的兴趣爱好。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更不以学习掌握某类艺术专门知识、技能,并附带种种功利诉求为基本目标,而是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真正学会在认知美的事物、欣赏美的过程中,激发兴趣、热情与爱好,藉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的生活品质、规范人的行为操守,达到化育人心的目的,培养具有一定审美水准、文化素养、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首先,将学校作为主阵地,牢牢把握美育的正确方向,发挥其核心引领、辐射的作用。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教材建设;完善测评考核机制、创新形式,用好多媒体和传播科技是主要任务。大学应做好美育专题理论研究,形成系统的基础理论,以利指导实践。 其次,创造条件积极倡导、推进社会美育工作,利用厂矿企业、机关、军营、社区城镇平台,进一步营造全社会重视文化环境的氛围建设,大力增强文化企事业单位,公共文化设施、机构、场馆公共教育功能的发挥。让不同年龄、身份、职业的人群,都有接受有关审美教育、文化活动的机会,通过阅读、观摩、欣赏和学习相关知识,达到入眼入耳入心;参与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鼓励动手动脑、会心会意,真正达成以美养德、以德铸魂、化育人心的效用。 美育是一项关乎新时代国民综合素质养成,具有长期性、普泛性、教化性以及自为性特征的系统工程,提议以美育为任务,助力人人养成与美相关的文化兴趣爱好,进而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 杨晓阳:尽快彻底解决艺术实践类博士弊端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高等专业艺术教育,比如美术、音乐、舞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只重学历、重理论研究,而不重视实践的问题。艺术院校归属教育部后,按普通专业来对待,拿普通专业的规律来对待艺术和艺术教育,评职称论文、理论成了重中之重。比如美术,用论文来授学位、评职称。高等院校录用美术教师,首先考虑的也是学位。学位最高的是博士,而博士是哲学层面的多学科支撑的寻找事物普遍规律的理论专业的产物,全世界并不存在真正的实践专业的博士。高校教师清一色全要的是博士,就必然会造成重理论、轻创作创新的问题。美术学是研究美术的学科。但美术是美术创作本身,是实践,是应重视极端个性发挥的专业,不等同于美术学。美术是画画、是实践,相当于文学中的曹雪芹,美术学则是理论,是研究美术的第二性,相当于红学、红学家,没有美术,哪来美术学,没有曹雪芹,就没有红学,更没有红学家。但出于待遇与职称评定的原因,出现了“实践类博士”的说法。这虽然解决了艺术教育工作者待遇问题,教育部同时也在考核方面被迫逐渐以“实践”内容的加强为标准,教育部也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并且已着手解决了部分问题,但仍存在着概念的混淆问题。主体纯艺术专业艺术家并非“应用型人才”,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研究事物“普遍性理论”类似哲学性质的博士。既不是纯理论专业,也不是工艺美术的应用型专业。纯艺术专业是人类最敏感、最前沿、最先知的部分,淡化纯艺术专业性质将使人类全部生活暗淡无光。 因此,我长期呼吁实践类博士概念和实际内含混淆的弊端,请教育部思考,尽快纠正这种现象,透彻地认识其专业本质,将实践的高峰与理论的高峰待遇等同对待,即将实践类的终极学位及教师职称与理论的终极学位及教师职称等同对待,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特殊性,才能促进艺术发展从高原迈向高峰。 ▷▷▷关键词:艺术的数字化 范迪安:关于加强科技艺术学科建设、推动科技艺术发展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美协主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和支持日益趋大,科技与艺术的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阐明了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为推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创新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的科技艺术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在举世瞩目的冬奥会开闭幕式上,科技与艺术创意的结合盛开出令人惊艳的花朵。表演与图像的有机咬合,具象的造型与抽象的图形叠映幻化,平面的图案与立体的形象穿插交融,都展现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独特魅力。科技和艺术融合的各类创作作品与设计产品日益走向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和经济效益。 从全球范围看,科技艺术已成为艺术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世界各地的科技院校纷纷加大了艺术教育的力度,并与艺术院校展开联合课题,艺术院校也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与艺术创意的融合,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方式培养新型人才。我国科技艺术方兴未艾,与世界处于同步发展的态势,现在需要把握机遇,加大力度推动科技艺术学科建设,培养创新人才,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为此建议: 1、加大对艺术院校科技艺术专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高等美术学府科技艺术学科整体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尽快形成立足前沿的教材和课程,促成国内更多院校开展科技艺术教育。 2、扩大科技艺术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议在重点美术院校设立科技艺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学家与艺术家共同领导实验课题,以此为平台推动教学和研究的开展。将科技艺术方向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吸引海外院校就读相关领域的硕博士毕业生回国开展研究工作,丰富学生学科背景,推动颠覆性创新和原始性创新。 3、鼓励人才培养上的制度创新。推动艺术院校与科技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培养,让科技院校的师生在直接参与科技艺术联合研创的过程中获得想象力洗礼,实现艺术思维对科技创新的反向激发。 4、促成各地科技馆的艺术化。我国各地的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等科普活动措施已经较为成熟,近来其中大多数表现出融合艺术表现、增强互动性趣味性的强烈需求。建议鼓励各地科技馆转化为科技艺术馆,在准确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展示科学之美和科技艺术融合的魅力,为全面提升公众的科学和艺术素质贡献力量。 刘万鸣:系统规范提高地方革命纪念馆革命文化线上教育与传播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2021年12月我有幸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使我倍受鼓舞、深受启发。去年两会,我在调研地方革命纪念馆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支持提高地方革命纪念馆美术作品质量的提案》,至今仍在持续关注。作为美术家和博物馆人,我结合自己的专业,认真思考在全球疫情形势常态化的当下,如何利用线上平台发挥地方革命纪念馆在革命文化教育与传播上的作用,继续推动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尽管线上展览不能替代实物展览,但通过线上展示能强烈吸引观众迫切到实地目睹实物的意愿。所以,地方革命纪念馆应加大加强对互联网的合理利用,使各省市县建设线上展览等方式有效提升地方革命纪念馆在传播革命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现如今,各地区县地方革命纪念馆虽然已进行了线上宣传,但内容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完整性,且形式表现为单一缺乏丰富,有待改善。具体建议如下: 一、组成专家团队针对各地方革命纪念馆线上展陈进行实际交流指导。由国家级党史、近代史、博物馆学、艺术、设计等领域的专家联合地方专家通过线上考察、线上交流、线上指导等方式对地方革命纪念馆现有的展陈进行把关,同时给出合理、可行的修改、调整意见;地方革命纪念馆根据专家团队的指导,对展览大纲、展陈作品、展陈方式进行修改完善,经专家团队二次审核后,形成完整的线上博物馆展览方案,持续普遍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线上展览具有实施成本低、改陈灵活、参观方便等诸多优点,同时也是对线下展览改陈效果的初步检验,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此方案尤为重要,后续可根据观众线上反馈意见推动线下展览改进。实现观众线上、线下互动,充分发挥数字化科技化的优势。 朱乐耕:推进“新艺术”的学科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院长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的知识结构和对世界的认识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可以说是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不同的国家兴起教育改革,包括学科建设的改革。 2018年10月,中国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 一拔尖”计划2.0,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 一拔尖”计划2.0,包括新文科在内的“四新”学科 (新工科、新医科、新理科和新文科)建设进入了政策实施阶段。在这“四新”的学科中没有“新艺术”建设,其被包括在了新文科中。但本人认为艺术有必要独立于新文科之外,成为一门新艺术学科,理由如下: 第一、艺术并不完全等同于文科,其除了有理论研究的部分,还有创作的部分,与文科里面的其他学科相比较,其表达方式更具表演性、审美性、经验性和身体性,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字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文科专业,其有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技艺方式,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第二、在西方传统的认识框架中,哲学家与逻辑和理性联系在一起,是高等思维方式,而艺术家与感性和本能联系在一起,所以是低等的思维方式。正因为如此传统的认识,使艺术的价值和作用长期处于被低估的状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人类已进入身心两方面的去自然化(非自然化)和技术化(计算化)的进程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过多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极大的减弱了人的感知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因此,在未来艺术是唯一能让我们保持人性的完整,加强和培养人自身感知力的学科领域。如果将其和新文科混为一谈,我们就有可能会疏忽其自身的特点,让艺术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参与未来人类社会的新建构。 第三、在未来技术世界中个体有可能被极度放大,在虚拟空间中被平均化、同质化和形式化(数据化),但因此也可能被极度缩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实质的绝对孤独的点。因此,提高个体特性存在的意义和发展,将是未来艺术的重大使命,艺术将会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对于艺术的研究和创作,不再仅仅局限于艺术作品,有关艺术的行为和艺术的事件的研究和创作会越来越重要。因此,未来的艺术将会走向跨界和综合,表演艺术、绘画艺术、造型艺术、媒体艺术、实体艺术、虚拟艺术等综合构成一种新的艺术场域。另外,艺术将不再局限于艺术家,也不再是挂在墙上的一幅画,而是艺术家与公众共同参与,变成影响社会生活的事件。 这样的艺术作品已经在大量呈现,如今年除夕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古韵新春》,就是以文物为线全景式串联“中国年”的千年脉络,综合了诗歌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造型艺术、声光电表现等。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在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采用“科技+文化+艺术+思想”的手段,以古代名画《富春山居图》为核心创意元素打造的《忆江南》节目,包括本人2021年在澳门以陶艺空间为主题与表演相结合的《生命之镜像》等都是新艺术成果的代表。但这些艺术创作还刚起步,需要将其纳入到新的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之中,培养一代新的艺术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艺术理论,进而培养新的艺术理论家。 艺术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精神气质及审美形式,也是核心价值观的对外彰显,还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张扬,切忌被轻视和被边缘化。为此,本人强烈建议,教育部在启动“新工科、新医科、新理科和新文科”建设的同时,加上“新艺术”建设的内容。 陈洪武:建立“中国传统书画数字全库”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书协顾问 当古老的文物与现代化的高科技相遇融合,人类的文博考古事业开启了全新的数字时代。目前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在探索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来推动文物的保护、研究、展示与传播。这是一次前景广阔而又充满挑战的重大变革,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争取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 中国传统书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历代都十分注重书画作品的典藏,以滋养于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倾力收集传统书法、绘画遗迹遗作,特别是新发现的书法、绘画类作品更是蔚为大观,已然成为独特而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宝藏。然而,这些典藏的书画作品除极少量的历代法书、名画出版传播外,绝大多数都沉睡在各级博物馆的库房内,还未及时整理出版。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让这些中国传统书画“活”起来,发挥其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则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广大书画工作者深入研究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内蕴、美学精神、笔墨技法,“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更好地诠释中华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中国气度。建议: 一是建立“中国传统书画数字全库”,有计划地将全国博物馆系统馆藏的传统书法、绘画作品(包括金石遗迹拓本等以及流失海外的历代中国书画名作)系统扫描,分类录入,建立全面详细的数字信息档案,使之成为集中国历代传世书画之大成的数字典籍,流传百世。 二是做好顶层规划和管理,可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确保财政资金落实到位。建议由国家文物局牵头管理,制订采集、整理、录入、存储、使用、维护等一系列数字化标准规范,督导全国各级博物馆承办实施,实现数字资源的交互共享。 三是逐步实现向社会开放,广泛传播,使公众能够在互联网上实时便捷地欣赏、研究原作,展现中国传统书画魅力,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做出贡献。 四是着力培养一批既懂书画文博专业又精通现代化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各级博物馆中,可以联手高精尖数字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不断提升数字化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公共服务 卢禹舜:建设书法教育基地、提升美术创研单位公共文化服务实效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提案一:建设书法教育基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提案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扶持中华文化基因校园传承工作,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书法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艺术样式,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最具中华基因的文化符号和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基本书写技能和审美鉴赏能力,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不规范使用汉字和“提笔忘字”现象越来越多。 为进一步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国家在促进书法教育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例如,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大力加强中小学校书法教育工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案二:关于提升美术创研单位公共文化服务实效的提案 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实效关系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与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生活幸福指数直接相关。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摆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对相关工作作出了总体规划和部署。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之下,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软件条件逐年改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层次需求和向往方面成就显著,在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方面日趋完善。这其中,美术创研单位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面临社会文化需求总体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语境,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和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距离满足全体人民对更多样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更精准更人性化更高效的文化服务需求,距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文化资源,助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仍有需继续努力的空间,美术创研单位在其中仍有很多大有可为的地方。因此有必要通过更为科学合理的调研、设计和规划,以提升其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实效。 张继:字库行业要严把书法字体质量关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书协副主席 在汉字具体应用过程中,我国的字库行业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特别是近些年来,其得益于政策、市场、技术水平等诸多有利因素的推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繁荣景象,实现了字库行业发展的不断升级。然而有的个人和机构,在字库建设及出版、影视、广告、展览、标识、牌匾、标语、包装等社会公共领域用字上,或片面追求标新立异,或任意降低质量标准,忽视了汉字本身的书写规范、技法要求、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制造了一些拙劣、粗俗的书法字体产品,不但有损汉字之美,更容易对青少年产生误导,甚至损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雅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代书法家呕心沥血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理念。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字库行业有着“永久保存和无限传播”的特点,其影响力绝不一般。为了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书法美学精神,加强汉字使用尤其是规范和管理书法字体使用工作,充分利用已有的书法艺术成果,有力推动字库行业多元发展,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严把字库行业质量关势在必行。 第一,国家相关部门应积极倡导全社会提高规范使用汉字、慎重使用汉字的意识,通过形成各方面合力,共同遏制社会上汉字使用乱象。 第二,字库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对已有及新推出字体特别是书法字体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并监督执行。 第三,字库行业可借鉴其他文化艺术机构经验,组织或聘任有关专家成立“专家委员会”,在必要时对所推出的书法字体产品进行审定。 第四,字库行业与书法家协会等社会团体或机构开展合作,加强宣传和引导的同时,也可邀请不同风格的高水平书法家为字库提供新的书法字体产品,以满足社会用字的个性需求。第五,在社会公共领域使用字库字体者,应从大局出发,站在一定的高度,兼顾实用效果和审美品位,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体现自身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关键词:人才 吴洪亮:建立全国美术馆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画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因此,加快文化艺术人才的建设对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人民精神生活的品质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美术馆行业快速发展,专业人才队伍逐渐壮大,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但当前支撑行业人才队伍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尚缺乏相匹配的职称制度和体系,美术馆人才评价标准缺失、评价渠道不够通畅,成为制约美术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此,我们对各类美术馆进行调研,并对相关省市进行案例研究,提议建立全国美术馆专业人才职称评审体系,理顺体制机制,呼吁以“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方式,为美术馆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生态,为进一步实现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相关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文化和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美术馆人才职称建立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建立全国美术馆人才职称评价体系落实到位。 2、精心组织、充分调研,建立健全美术馆人才制度体系。将美术类人才评价体系纳入深化艺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中,将其视为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建议行业主管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专业、分层次建立和行业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体系,确保建立健全设置合理、覆盖全面、评价科学、管理规范的美术馆专业人员职称制度。 3、理顺体制机制,因地制宜的制定评价标准。建议以“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方式,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理顺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各省市美术馆人才评价标准。 4、加强宣传、营造环境。建议全面加强宣传引导,调动美术馆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在促进人才成长空间基础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形成专业、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氛围。 总之,建立健全全国美术馆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制度,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美术馆行业的进步,更为大力推动全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对内提升全民艺术教育水平,增强文化自信,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振兴乡村文化 范迪安:把艺术元素纳入乡村建设彰显乡村美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美协主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随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乡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作出“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政府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振兴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筑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具有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特征的综合体,乡村具有生态、生产、生活、文化等多重功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标志。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潘鲁生:建设乡村道德高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如何将经济附加价值高、产业关联度广、返乡就业空间大、生态环境友好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好? 进一步开设“乡村法制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传统工艺等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培养对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人才。首先需完善学校教育,培养真正符合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其次,举办乡村文创讲习班。鼓励公益机构办学助教,开展职业培训,培养乡村传统工艺等人才,举办有关工艺讲习班、商业讲习班、文化讲习班等,只要农民有需要,都可免费参加学习,培育壮大乡土人才队伍,提高文化和经营能力。 建设乡村文创孵化器。乡村振兴和城市原创一样需要有创意的平台和文创相关的孵化器,可在条件充分的地区设立“乡村文创孵化器”,借鉴城市文创孵化机制,统筹官、产、学、研、银行、风险投资的广泛渠道和网络,依托特色文化资源,提供资金、管理、资源、策划等支持,吸收本地人才和返乡青年,孵化培育植根乡村文脉的原创制造商,并尽可能为在孵企业开拓、挖掘、配置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资源,从而完善机制,搭建平台,聚集人才,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实施“乡村创客”奖励计划。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要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并重。一定的精神激励,营造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这一新兴产业从业人员的价值实现得到政府导向下的社会认同,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加入该产业链,乡村文化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勃兴。可实施“乡村创客”奖励计划,激励乡村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并带动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进入该产业。 开展“乡村美学”课题研发。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的适配对接,需要从美学、社会学、经济学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可由高校和研究机构就乡村文化与生活美学等开展富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和宏观性的理论研究,并深入探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学术支持,为人才提供指导和借鉴。 推动加快乡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实现“以链聚人”“以链育人”的人才振兴新格局。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人才培育机会尽量留给农民。另外,通过拉长农业产业链,会产生叠加、交互的新兴产业,以及农业农村功能价值拓展的产业,这将进一步提高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值,呈现多模式推进、多主体参与、多利益连接、多业态协同的态势,必将推动加快乡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实现“以链聚人”“以链育人”的人才振兴新格局。 改革用人机制和人事管理制度,实施乡村文化产业“国培计划”,构建乡村教育体系。乡村教育复兴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实施乡村文化产业“国培计划”,首先要改建、扩建一批包括乡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主导的专门化产业人才培养示范校,加大“优校惠教”常态化激励政策,引流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就地接受乡土教育。同时,筛选一部分试点高校,开展乡村文化人才联合培养,实施“精准育才”。
二、建议国家艺术基金以专项课题对地方革命纪念馆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同时配合主流媒体加大宣传、推送力度。由专业技术团队以线上博物馆的形式呈现于电脑、手机等客户端,拓宽媒体推送渠道。这对于当下因疫情影响而参观受限的地方红色旅游来说也是因特殊挑战带来的机遇,它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时下新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有利于新时代背景下优秀革命文化的传承。
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线上革命主题展览从内容到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层观众的需要,特别是适应青少年的需要。红色基因的注入要从孩子抓起,在幼小的心灵注入无私、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其一生记忆深刻。对同一重要的革命文物、文献及重大历史事件等,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以艺术的多样化表现方式和阐释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开展传播教育,如利用实物图片、连环画、动画、沉浸式体验、舞台活化、精品文物短视频、云展览、云直播等形式进行图文并茂地全方位展示。以完整系统多样的形式确保各年龄层、不同知识背景的观众都能有温度、有共鸣的方式深刻理解伟大的红色文化,在提高对革命精神理解、认知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
美是积累的产物,乡村之美,缘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涵养与保护和人文历史的积淀。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美,需要建立在对乡村生态和文化传统的保护上,又要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乡村生活的现代化目标进行系统规划,其中,把美术、艺术的元素作用于乡村规划建设,增强乡村建设的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是一项急迫的任务。为此建议:
一、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由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形成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专门课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充分调动高等美术院校的人文、美术、建筑、设计等学科专业资源,形成学、研、产结合机制,助力各地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充分重视“农村美”的规划建设。
二、加大力度保护乡村中的古村落、古民居、古桥梁等建筑遗产,在已有的政策文件基础上强化乡村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本源性和根脉性价值,制定以村、镇为单位的保护规划。
三、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组织艺术力量投入乡村规划建设、乡土建筑设计、乡村环境生态美化设计、乡村造物传统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乡村艺术节等具体课题的研究,使乡村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农业景观、风貌景观形成有机整体,彰显地域特色,避免“千村一面”。鼓励和支持高等美术院校设立乡村振兴研究机构,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和设计研究机制,为实现“农村美”的美好蓝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