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印学(1)——“两宋金石学与印学:文献、实物、图像” 国际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近年来,西泠印社在传统印学研究如篆刻人物、玺印作品、印学思想和用印文字研究等领域的基础上,由倡导“重振金石学”开始,进一步拓展印学研究的疆域,提出了世界图纹印记研究、域外印章研究、印谱史研究、以及金石传拓技术研究等新领域。这些领域不断叠加,生生不息,构成了今天新时代的“大印学”概念。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学术创新的时代,金石学作为专门之学正是在此时兴起。自欧阳修《集古录》开始,两宋问世的金石专书逾三十余种,很多重要人物纷纷参与其中。作为南宋的首都,我们以杭州西湖为核心,探讨金石学兴起于宋代并得以发展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深切地了解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金石学的真正内核,更准确地把握金石学大潮下印学的源流与发展。其中,“文献”多指缣帛纸素上的文字记载,也指实物如石刻、铜器上的文字,甚至图像也被包括在内,形成“图像文献”。其在材质上对应“实物”(金石),呈现方式上则对应于“图像”(图绘、传拓)。
2021年西泠印社辛丑秋季雅集期间,将在杭州举办“大印学(1)——‘两宋金石学与印学:文献、实物、图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采取定向邀约与公开征稿相结合的形式,研讨范围包括:宋代金石学、金石学家研究,宋代金石收藏研究、宋代文字学研究,宋代碑帖研究,宋代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涵盖青铜器实物、图像,摩崖石刻,卷轴绘画,书籍等),以及传统印学研究等方向。
本次会议将组织社内外专家评委,对来稿论文进行匿名评审,并经机检查重和公示等程序,选出入选论文不超过40篇(其中一等奖不超过2篇、二等奖不超过4篇、三等奖不超过8篇),编入《论文集》并正式公开出版。
本次研讨会另设学术评奖入社。列为一、二等奖的社外获奖论文作者,将受邀来杭参加现场答辩,并根据其既往学术简历,由评委会审议产生本年度学术评奖入社提名名单(不超过2名),经西泠印社社长会议审议通过后,吸收入社。为保证评选公平公正,评委及特邀专家论文不参加评奖。
欢迎海内外学界同人踊跃赐稿。来稿请于2021年6月30日前发至电子邮箱:xlyscyc@126.com; 或寄至以下地址(请注明“论文投稿”),具体征稿要求详见后附说明。如有未尽事宜,敬请来电来邮垂询。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湖文化广场32号5楼西泠印社社委会
邮编:310014 收件人:艺术创研处
电话:0571-85815596
E-mail:xlyscyc@126.com
一、来稿论文以.doc/.docx格式电子版为宜,篇幅不超过1.5万字,请附300字以内中文提要及3-5个中文关键词。若有课题资助背景,请标明课题项目名称及代码。谢绝已发表论文(网络发表视同公开发表)。 二、来稿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凡参引他人观点,一般应引用原文,以双引号标出,并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详细标明出处;使用他人整理发表的文献、图版和数据资料者,亦请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相应列明。 三、注释一律采用篇末尾注。文中引用之文献,首次列注时需注明全部出版信息,再次列注时方可简化。注释参考体例如下: 1、邓散木:《篆刻学》,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47页。 2、沈曾植:《行书离岸有芝五言联》,《西泠艺丛》2016年第4期,第45页。 3、(唐)玄奘等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八,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70页。 4、《古今图书集成》书影,清雍正四年内府铜活字印本,参见张秀民、韩琦:《中国活字印刷史》,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5、Dominique Collon:Near Eastern Seals(Interpreting the Pas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British Museum,1990,p.27. 四、论文图版切勿图文混排。请按图版在文中的出现顺序分别编号(图1、图2……)、以jpg文件格式保存,并将图版编号标于文中相应位置;文末另请列明图版序号和图释说明。为确保图像资料的准确性,所提供图版均请详细标注尺寸信息和资料来源。如文中插入图版、符号或外文较多,请同时提交该论文的pdf版。 五、赐稿时,请随附作者供职单位、职衔、通讯地址、邮编、手机号码及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并请提供作者专业简历和既往学术成果发表情况。 六、赐稿论文请随附《论文原创性声明》并签名(可扫描或拍照后提交电子版),格式如下: